一、需求调研阶段的基础物料构成
产品设计物料的筹备始于市场调研阶段,用户画像文档(User Persona)是该时期的核心产出物。通过用户访谈记录、行为观察报告形成的3-5组典型用户模型,配合竞品分析矩阵(包含功能对比表、交互模式拆解图),构成产品定位的核心依据。此时需要同步准备业务流程图(BPD)初稿,以泳道图形式明确各角色在系统中的操作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该阶段的数据看板(包含用户痛点统计、市场需求热力图)将为后续设计决策提供量化支撑。
二、原型设计阶段的交互说明体系
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低保真原型(Low-Fi Prototype)与高保真原型(Hi-Fi Prototype)的迭代过程需要配套完整的说明文档。信息架构图(IA Diagram)需清晰展示功能模块的层级关系,页面流程图(Page Flow)则要标注各界面间的跳转逻辑。在这个环节,交互说明文档应包含控件状态表(如按钮的禁用/激活样式)、异常流程处理方案(如网络中断时的界面反馈)。如何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就需要通过交互规则说明书与开发团队达成技术实现共识。
三、视觉设计规范的系统化输出
当产品进入UI设计阶段,设计规范文档(Design System)成为核心物料。这包含色彩体系规范(主色、辅助色、语义色值表)、字体层级系统(字号、字重、行高组合)、图标库管理标准(线性/面性图标使用规则)。UI组件库(UI Kit)需要提供按钮、表单、导航栏等控件的多种状态样式,并附注栅格系统的适配规则。针对多端产品,还需准备设备适配指南,详细说明不同屏幕尺寸下的布局响应方案。
四、开发对接阶段的实施文档准备
设计稿交付环节,标注切图文档成为连接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物料。使用自动标注工具生成的样式代码(如CSS、Sketch Measure插件输出),配合切图命名规范(包含分辨率标识、状态后缀),能显著提升前端开发效率。动效说明文档需分解复杂交互的持续时间、缓动曲线参数,而设计走查表则应包含像素级验收标准(如间距校验、颜色对比度检测)。此时需要特别注意版本管理,通过更新日志记录每次设计迭代的修改要点。
五、产品交付后的维护资料归档
项目收尾阶段的产品设计物料管理同样重要,品牌应用指南(Brand Guidelines)需要明确LOGO安全区域、标准色印刷参数等品牌要素。用户手册除基础操作说明外,应包含FAQ文档和更新说明模板。设计资产库的建立需遵循模块化原则,将可复用组件、设计模式进行系统归档。如何实现设计知识的持续沉淀?这就需要建立版本追溯机制,通过设计决策记录文档(DRD)完整保存每次重大改版的设计依据。
完整的產品設計物料體系涵蓋從用戶研究到版本迭代的全生命周期文档,既包含可视化的设计产出,也涉及规范化的说明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产品设计物料管理系统,团队能够有效控制设计质量,降低沟通成本,并为后续产品优化提供可靠的历史参考。专业的设计物料管理不仅提升单个项目的执行效率,更是构建企业数字资产的重要基础。